入党积极分子培训 | 蒋宝麟:寻根铸魂——中央大学的历史与文化

发布于 2025-05-19点击数:10

   5月17日上午,南京大学青年共产主义学校第71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开展集中培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蒋宝麟作题为《寻根铸魂——中央大学的历史与文化》专题辅导报告。校团委副书记郭明姬主持讲座。



   蒋宝麟整体概述了南京大学的校史沿革。他指出,1902年南京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肩负着教育救国的使命启动筹备,先后经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新中国成立后,南京大学经历院系大调整并与金陵大学合并,至此二源汇流、薪火传衍。他强调,南京大学在谋求民族自立的抗争中砥砺成长、在致力国家振兴的征程中勇立潮头,南京大学前身和南大人在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发展的历史洪流中,用信仰和生命谱写了慷慨激昂的壮歌。




   蒋宝麟详细介绍了三江师范学堂的建立过程,深入解读了其办学特色。他表示,在晚清“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新式教育逐渐取代科举教育,为解决教育师资问题,清政府筹设三江师范学堂并于1906年将之改名为两江师范学堂。他指出,三江师范学堂招生和经费筹措遵循三省四属分摊经费、分占学额的纯创新模式,实现了传统书院教育体制向新式学校教育体制的过渡,是近代中国改革的缩影和写照。

   蒋宝麟系统讲解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国立东南大学的演变过程。他指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是在两江师范学堂旧址上建立的地方性学校,设国文、理化两部。五四运动后,国立东南大学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采用美式办学,以文理科见长,重视实际应用。

   蒋宝麟重点阐述了国立中央大学的西迁历史。他表示,全面抗战爆发初期,中央大学师生携带图书仪器,驱赶农场实验动物,忍受饥寒交迫,顶着敌人狂轰滥炸西迁入渝,深刻践行了“诚朴雄伟”的精神内核,为科教事业保留火种。他强调中央大学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密码,充分彰显了南大人关爱生命、守护文脉的广博,治学严谨、尊崇科学的担当,不畏巉岩、无惧强权的坚韧。

   讲座最后,蒋宝麟鼓励同学们以中央大学师生为镜,从他们身上获取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筑牢信仰之基,让红色基因与学术理想同频共振,在民族复兴征程上书写属于南大人的时代答卷。

   郭明姬总结表示,中央大学的悠悠史册中,镌刻着“教育救国”的赤子之心,激荡着“科学报国”的铿锵誓言,更沉淀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本色,希望各位同学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校史中的精神养分转化为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将文化传承的使命责任转化为挺膺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党性修养,真正将“根”扎深、将“魂”筑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青春担当。

   校团委有关老师、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青马工程”研修班学员等一千余人在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校区四会场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