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 “AI+科普教育”创新工作坊成功举办

发布于 2025-04-28点击数:10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决策部署,提升支教服务效能,2025年3月至4月,南京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连续举办三场“AI+科普教育”创新工作坊活动。此次系列培训旨在通过系统化、实操下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帮助即将出征的支教团成员掌握前沿技术工具,为西部地区学子带去优质的AI科普教育资源。



工作坊着眼基础应用,推出“AI+公文写作”系列培训,围绕AI协助公文创作、智能文本校对、场景化模型应用等实用技能展开,同时解析南大table数据处理平台与南大box智能协作系统的创新应用。通过现场演示AI生成PPT初稿、自动优化工作文档等案例,参训同学掌握了利用AI工具提升公务事务处理效率的方法,为支教期间高效开展日常工作奠定技术基础。



工作坊聚焦课程孵化,推动“AI科普课堂设计”,着力破解技术传播难题。人工智能学院宣讲团成员结合赴金陵小学进行科普课堂的经验,系统讲授适龄化教学策略。课程采用“理论讲解+模拟教学”模式,通过“语音识别”等趣味案例演示,深入浅出地拆解机器学习原理。特别设置AI应用风险与伦理考究的专题研讨,引导同学们在设计科普课堂的过程中构建“技术揭秘-价值引导-实践应用”的教学逻辑链,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工作坊以“AI技术应用全景”为主线,以图文+视频的形式呈现人工智能在工业智造、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实践,让成员们直观感受到AI技术的现实价值,并将这样的应用科普带到西部。鼓励大家通过设计“AI科技小实验”等特色课程,培养当地学生的计算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本次工作坊中,研支团成员系统地掌握了高效使用AI工具赋能日常工作的能力,同时构建起了“AI+科普教育”方法论体系的基本盘。



未来,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将利用在校的剩余时间以及在金陵中学仙林分校的实习机会,打造AI科普模范课程,并在到岗后开设“AI科普大讲堂”,通过“理论授课+实践体验”的一体教学模式,为当地青少年打开通向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以实际行动践行南青学子的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