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古琴社】“古琴乐理常识漫谈”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于 2019-04-16点击数:3250

2019年4月13日,南京大学古琴社在仙二教学楼103教室成功举办了“古琴乐理常识漫谈”讲座。此次讲座以南大古琴社“一阙十五载”周年纪念活动为背景,邀请到了琴社肖鹏伟学长前来为大家讲述古琴乐理。

讲座定于六点半开始。开始前十几分钟,琴社人员有序地进行着准备工作,包括古琴及琴桌放置,主题板书,PPT放映设备开启等。社员及前来听讲座的同学也相继入座,静静等待。

六点半,讲座准时开始。肖鹏伟学长从当下较为流行、也较为吸引人的古琴曲移植讲起,详细地解说了古琴七弦关系,以及如何将古琴调为正调。通过古琴音律与现代歌曲的差异,指出移植琴曲的难度所在。接着肖鹏伟学长弹奏了《梅花三弄》开头,提出古人作曲的一种习惯:开头与结尾具有相生关系。

肖鹏伟学长讲座风格幽默风趣,将许多晦涩难懂的古琴知识融入到形象的讲述之中,行云流水地将听众带入了古琴的世界。五音与五德的对应及差异、泛音对徽位的判别及与按音的区别、音律与西乐的关系、如何制作琴弦、琴调的命名方式以及旋宫转调的操作等。期间,学长演示了虚掩的手法以及调弦细节,并向大家推荐了《琴旨》、《基本乐理简明教程》等相关书籍。其中,关于借调的知识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肖学长也十分细致地阐述了临时借调、整段变调、判断借调的方法,并列举了《秋风词》、《秋江夜泊》、《秋夜读易》等琴曲。

最后,肖学长提出“如何将古琴改造为吉他”这一颇为有趣的思考题,并通过解释古琴的非常规定弦、宫商角徵羽五音的排列等,指出了其可能性。在答疑环节中,有同学提出了关于音律、五音与五德对应关系的疑问,肖学长也给予了详细周全的解答。

通过此次讲座,琴社较好地普及了古琴乐理常识及相关知识,让听众对于古琴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图文/南大古琴社 责编/季欣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