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鸿基社为解决同学们“贵书买不起”,“旧书不常用”,“好书难共享”的问题创立了“爱心书屋”,书屋自创立起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和关注。在社员的集体努力之下,自今年3月19日以来,新募集图书50多箱,共计2000多本。至此,总募集量达到约4500本,内容种类非常丰富,覆盖文史哲理工各个学科。
“爱心书屋”最初筹划于2011年9月,以杜厦图书馆第六届读书节为契机,地点设在杜厦图书馆三楼H-K区的一间研讨间。爱心书屋主要面向全校同学,每周二、四、六晚6点30到9点30开放,通过对同学们手头空余书籍的广泛募捐,从而建立起一个免费借阅书籍的平台。这样一方面薪火相传,与人书籍,手有余香;另一方面,也以实际行动倡导一种循环消费、绿色环保的理念。
募集图书的任务很辛苦,书屋的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据社团负责人焦晗介绍,他们为此安排了定期的轮岗值班表,责任落实到人。并且有详细的借阅登记和规章管理制度,从而保证同学们的爱心书籍能够得到妥善的保管。
在与新鸿基社社员的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兴奋和自豪:“大家都愿意相信新鸿基,相信爱心书屋,相信自己的书一定可以通过新鸿基社社员们的手将爱心传递到其他有需要同学那儿去。我们有信心,爱心书屋一定会更大程度的发挥它的作用,爱心一定会在这里传递下去。”
“爱心书屋”开办以来,也成为了南大很多爱书人交流互动的平台。同院系的不同院系的,同年级的不同年级的,大家都因为爱心书屋走到一起,有了共同的话题。
记者在“爱心书屋”中发现了很多借书的学生的赞美之词,其中刘昱辰同学就写到:“书不一定是一种耗材,也可能在使用中提升它的价值。当你偶尔摩挲着前辈们在书上留下的字迹,有意气相投处,不禁揣摩起他写下这些字的心境时,是不是有一种天人相交的雅趣?”这样一种意境让大家在畅游书海之时又多了几份别样的韵味。
据了解,“爱心书屋”这一公益项目自开办以来,图书借阅量已经超过4000多次,最受大家欢迎的是英语,数学,计算机方面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