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团委副书记 潘静
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谭铁牛书记在署名学习文章中更进一步指出,要创造“三全育人”新模式,打造“五育并举”新格局,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学生的社会担当、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南京大学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南京大学学生社团应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在培养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已取得的一系列改革发展成效基础上,我们还应持续探索、求真务实,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系统推进,促进学生社团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过程管理进一步优化、育人效能进一步强化。
一、进一步深化政治建设。当前,我校学生社团中普遍成立临时党支部、团支部,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切实发挥支部的引领组织作用和党团员骨干同学的示范带头作用。近期,我们在学生社团临时党团支部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联学活动、大讨论专题组织生活会,还在部分支部试点党员先锋岗,都取得了很好的实效。接下来,还需要对学生社团临时支部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指导、给予引导、提供帮助。此外,我们还高度重视将学生社团骨干纳入团学骨干一体化培养,专门设置了“青马工程”两个层次的社团骨干专项,不断加强对他们政治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的培养。
二、进一步优化过程管理。首先,我们必须要根据社团新规等要求,严格落实好学生社团的规范化管理,做好年审再注册、星级评定、活动审批、宣传审核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社团的深入交心、耐心沟通,让他们充分认识并理解,严格落实好社团规范化管理是实现社团健康有序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在推进社团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也必须要同步关注考虑到学生社团开展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切实地为学生社团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以利于促进形成学生社团健康有序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三、进一步强化育人效能。改革提升后的学生社团已不再仅仅是基于兴趣爱好而集聚的群众组织,而是肩负立德树人、育人使命的学生组织。为此,我们策划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项目,帮助带领社团为学校中心工作贡献社团青年力量。例如,在今年百廿校庆期间、鼓楼迎新期间,我们组织了百团献百廿大巡礼、“吾彩斯园·百廿青春”校园大闯关、悦动青春小蓝鲸运动大作战(鼓楼)等活动,并持续实施“社团进格庐”“社团进双柏”“社团进西部”等项目。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系统谋划、切实组织引导、完善激励保障,带领更多学生社团贡献学校中心大局、为“五育并举”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