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团委组织开展 “学悟总书记回信精神,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专题团日

发布于 2022-10-21点击数:1520

1010日,共青团中央推出《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团委开展“学悟总书记回信精神,喜迎二十大胜利召开”专题团日活动。会议由学院研究生兼职团委书记孙一鸣主持,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全体团员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领学辅导

首先,地理学院全体团员共同回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青年大学习”网上团课,通过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和乡村支教青年的切身实践重温回信的精神内涵。

接着,学院团委书记李岩老师针对回信精神进行领学。她提出,回信中的“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是核心要义,青年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立自强,文化自信”是明确指示,青年学生要心怀“国之大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再创佳绩,争做表率”是实践要求,青年学生要坚持拼搏奋斗,投身实践,干成实事。她列举了南大地理学科创始人竺可桢先生,学院胡焕庸先生、王颖院士,学院“最美选调生”等的生动事迹,诠释了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内涵。她表示,自己将用行动引领同学、凝聚同学、服务同学,也希望各位团员团干都能够树立自立自强、报效国家的信念。



留学归国青年教师分享

学院留学归国青年教师杨龙副教授讲述了他的留学经历和选择归国的心路历程。他分享了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留学时与全球众多著名水文学家交流讨论的故事,这让他得以接触学科前沿,拓展研究视野。在国外学成后,他深感“只有将自己国家的事情研究清楚,才能从历史与实践的维度发现自然的规律”,于是他毅然决定回国,力求分析与解决中国本土洪涝灾害问题。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杨龙老师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于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更加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家国使命,坚定了在科研事业中报效祖国的决心。




专题学习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宣讲团成员丁梦雅进行了题为《学习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专题学习分享。她联系历史与当下,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给留学生群体的三篇回信进行梳理,讲述了回信中提到的留学报国的深厚传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写给南京大学120位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更是写给广大从国外学成归来,期待将学习的知识投入到祖国建设实践中的广大留学生们的”,青年学生应始终赓续百年留学报国初心,牢记“祖国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祖国”,不负先辈努力,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嘱托。




优秀团员代表分享

2021级博士生董雁伫和同学们分享了她的科研经历。海面油膜来源庞杂,对海洋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但勾绘全球海面油膜空间分布是一个难题。董雁伫经过对海量数据的不懈研究,终于将全球海面油膜分布与固定持续排放源清单等问题阐释清楚,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表论文并被选为亮点文章。她表示,她科研的内在驱动力来源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而成功的秘诀在于敢于接受考验,不断磨砺意志,坚持科研创新。作为即将被公派出国的准留学生,她期待着自己能够早日学成回国,为祖国事业添砖加瓦。



学院2020级本科生朱华玺和大家分享了他的社会实践经历。他参与的“南望今昔”团队采访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行业的南大校友,其中不乏留学归国的青年学者。实践团队围绕“穿越时空,重遇南大”的主题,从个人、团体等的成长中展示南大的历史与当今,在百廿校庆之际,为母校送上了一份独特的生日礼物。他表示,代代南大人围绕“立德树人”和“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探索,作为新时代的南大青年,更应承前辈之志,展青春风采。



交流讨论

21硕自然团支部 冯时:青年大学习来到南大,既是共青团中央对留学归国,报效祖国的南大学子的鼓励,也是对千千万万的青年们的殷切寄语。作为南大学子,既有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作为榜样,又有南大援沪工作者孙倩倩和第23届中国五四奖章获得者袁辉等热血青年作为楷模,我们应该继往开来,勇于创新。做为一名自然地理研究生,野外采样、实验室处理、镜下鉴定让我切实感到了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必要性,以及用心做好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希望我们可以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22硕地信团支部 宋舒娴: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以及地理学院广大前辈的优秀事迹,我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南京大学广大学子的殷切期望,为我们在新的求学征程上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源泉,作为南大学子,应始终坚定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理想信念,力求真本领,向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看齐,以实际行动投入到为国奉献的事业中,把人生理想与中国梦融为一体,在砥砺奋斗中放飞青春梦想,在奋进新征程中书写人生华章。

22硕自然团支部 杨书凝:初入南大,便见“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与“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两面牌子立在图书馆门前、五星红旗之下。一则为南京大学校训,一则为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中的殷切希冀。本次青年大学习走进经历双甲子的南大,从古色古香的鼓楼校区,到科技发展与传统文化融合的仙林校区,走进了南京大学郑鹏教授、高政同学与卢泽坤同学以专业之长、国家之需为始,将自己的梦想融入到民族复兴中的故事,从中领会南大校训在新时代下的内涵:坚持着“诚朴”——求实求真初心,追求“雄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负韶华,不断“励学”,在“敦行”路上,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让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的常青树上。

21硕人文团支部 胡佳敏:非常感谢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为留学归国人员和青年师生指明了前进方向。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的时代在变,时代的使命也在变,但我此刻觉得年轻人从来都没有变!几十年前,老一辈科学家们在那个年代的使命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之魂;然而,在今天,年轻人的使命是在我们强大祖国的依靠下,不负韶华、努力学习,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力量!

211班团支部 黄飞宇:我们现在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但是我们的社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由于地理科学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作为新时代青年,身为南大的地理人,我们更应当努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并且将所知所学融入到、应用到国家发展建设的过程当中,为人民解决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213班团支部 吴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了对南大师生员工的亲切关怀,饱含了对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和南大的殷切期望。作为南大学子的我们,既有南大这个广阔平台,又有良师益友相伴而行。在这个以竞争为主题的时代,我们当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牢记“国之大者”,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以李四光先生、程开甲院士、竺可桢先生、王颖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争做德才兼备、敢为人先的创新型人才,把我们的知识写在这片我们所热爱的土地上,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技之进步,普传奇之人生,书写属于我们的中国故事,不负韶华,不负国家,不负党,不负人民!

作为新时代青年,各位青年团员将继续坚持德能并进,勇于砥砺奋斗,在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青春赛道上跑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最好成绩,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王欣雅 张志枨

| 郝佳琦